首页»
                 本科教育»
                 教务信息»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说明书-张军红
		    
		    
		    教务信息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说明书-张军红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12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说明书  | 
一、主讲教师信息  | 
姓   名  | 张军红  | 性别  | 女  | 学历  | 博士  | 职 称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 物理化学  | 工作单位  | 化学化工学院  | 
讲授课程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 
 
  | 电子信箱  | zhangjunhong@lcu.edu.cn  | 
二、课程信息  | 
课程名称  | 中文  |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先修课程  | 计算机化学、分析化学  | 
英文  | Technology and Data  Precessing of Chemistry  Experiment  | 课程性质  | 专业选修课  | 
学时 /学分  | 16 /1  | 授课范围  | 化工2022级1-4和应化1-2班  | 
授课时间 和地点  | 周一7-8节:4-C205室,化工2022级1和2班 周二7-8节:4-C105室,化工2022级3和4班 周三7-8节:4-B202室,应化2022级1和2班  | 人数 限制  | 170  | 
课程简介  |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大二学生进行物理化学理论和实验学习的先行基础课程。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物化实验前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和处理,误差分析,温度和压力的测量及控制技术,热分析、电化学和光学等测量仪器和技术等。  | 
三、教学资源  | 
指定教材  | 《物理化学实验》-第二部分 基础理论及实验技术  | 
参考文献  | 主要参考书: 《物理化学实验》,魏西莲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9年。 《物理化学实验数据的Origin处理》,彭娟、宋伟明、孙彦璞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 《物理化学试验技术》,杨文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一版,丁振良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物理化学实验》第四版,北大化院物化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物理化学实验》,孙尔康、徐维清、邱金恒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 
四、教学信息  | 
教学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物理化学实验中所使用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基本技术和实验基础知识,掌握相关数据的测试和处理方法,便于分析和解决与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明确物化实验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顺利做好物化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 
教学进度 (以周为单位)  | 课堂讲授  | 实验、实习、作业、课外阅读及参考文献等  | 
教学内容摘要 (章节名称、讲述的内容提要,课堂讨论的题目等)  | 内容及时间、地点  | 
第2周  | 第一章 物化实验室基本安全与操作  | 3月4号4-C205室 3月5号4--C105室 3月6号4-B202室  | 
第3周  | 第二章 数据记录及处理(一)-Origin使用  | 3月11-15号(看学生时间)线上:钉钉  | 
第4周  | 第二章 数据记录及处理(一) 第三章 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一)  | 3月18号4-C205室 3月19号4--C105室 3月20号4-B202室  | 
第5周  | 第三章 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二)  | 3月25号4-C205室 3月26号4--C105室 3月27号4-B202室  | 
第6周  | 第四章  温度的测量与控制 第五章  压力及流量的测量  | 4月1号4-C205室 4月2号4--C105室 4月3号4-B202室  | 
第7周  | 第六章 热分析测量技术及仪器  | 4月8号4-C205室 4月9号4--C105室 4月10号4-B202室  | 
第8周  | 第七章 电学测量技术与仪器  | 4月15号4-C205室 4月16号4--C105室 4月17号4-B202室  | 
第9周  | 第八章 光学测量技术与仪器  | 4月22号4-C205室 4月23号4--C105室 4月24号4-B202室  | 
教学方法 与手段  | 通过教材进行基本内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 
学习方法  |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参考资料学习等。  | 
五、实践教学   本门课程本身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 
实践部分已在独立的物理化学实验中执行完毕。  | 
六、成绩考核     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如课堂表现、作业、课堂测试等,40%)+期末考试(60%)  | 
平时成绩  | 以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堂测试等为依据,占总成绩的40%。  | 
期末成绩  | 闭卷(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60%。 题目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携带计算器)、论述题等。  | 
考试说明  | 缺席1/3学时者,取消考试资格,重修;总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重修;补考或重修时,期末考试占60%。  | 
备    注  | 1.开学两周内,班长或学习委员将其姓名、联络电话、手机以e-mail传送给任课老师。 2.若以e-mail与老师联络时,请于主题处注明您的班级、姓名及事由等。 3.修读本课程的同学均应准时到课,若无法准时前来,应有请假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系主任签名:                         分管教学院长签名:       
   2024 年3月4日                       2024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