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科教育» 教务信息» 《化学热力学》课程说明书--孔玉霞

教务信息

《化学热力学》课程说明书--孔玉霞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5



化学热力学》课程说明书

一、主讲教师信息

 

孔玉霞

性别

学历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

热化学

工作单位

化学化工学院

讲授课程

化学热力学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kongyuxia1212@163.com

二、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

化学热力学

先修课程

物化、结构、无机、有机、分析、高数

英文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学时/学分

28 / 1.5

授课范围

化学化工学院2018化学专业

授课时间

和地点

1-2节:4C101

人数

限制

121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围绕化学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和热力学函数展开,重点介绍微量热、绝热量热、溶解反应量热、燃烧量热和热分析等重要量热学方法和技术,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使学生对现代量热学理论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做到学以致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经典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化学反应、溶液化学、新物质、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中的拓展和应用

三、教学资源

推荐教材

  1. 屈松生等,化学热力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 胡荣祖,赵凤起编著,《量热学基础与应用》,科学出版社,北京,2011.

主要参考资料

1.胡容祖,史启祯 编著,《热分析动力学导论》,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 8.

2. 郝士明 编著,《材料热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2004. 1.

3. 曾宪诚, 张元勤 编著, 《化学反应热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3. 9.

4. 傅鹰 编著,《化学热力学导论》,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

5. 李大珍 编著,《化学热力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1991.

6. 仪义路 编著,《化学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4.

7. 苏春辉 编著,《化学热力学及其在材料学中的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

8. 李如生 编译. 《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科学出版社,北京, 1986.

9.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 编著,《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

四、教学信息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更加深入掌握化学热力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加深对热力学函数的本质认识,并通过物理化学科学思维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通过化学热力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以及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建立比较牢固的理论基础

教学进度

(以周为单位)

课堂讲授

实验、实习、作业、课外阅读及参考文献等

教学内容摘要

(章节名称、讲述的内容提要,课堂讨论的题目等)

内容及时间、地点

2

9.69.12

课程引入:热力学发展史

引言 化学热力学基础

1.热化学和焓

2.熵和熵变-反应自发性的另一种判据

3.自由能-反应自发性的最终判据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3

9.139.19

引言 化学热力学基础

3.自由能-反应自发性的最终判据

4.平衡状态和标准平衡常数

现代量热学概论

1. 量热学(Calorimetry)的定义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4

9.209.26

现代量热学概论

2. 量热学的产生及重要性

3. 量热学的艺术

4. 量热学的应用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5

9.2710.3

绝热量热技术

  1. 绝热量热法概论

1.1 绝热量热法研究的意义

1.2 绝热量热法研究的现状

1.3 低温绝热量热学的发展前景

1.4 低温绝热热量计的发展趋势

1.5 低温绝热量热法的应用前景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6

10.410.10

绝热量热技术

  1. 绝热量热法的基本原理

2.1  热容的定义

2.2  绝热量热原理

3. 精密自动绝热量热系统

3.1  系统建立设想

3.2  绝热量热装置简介

3.3  真空冷冻系统

3.4  绝热量热系统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7

10.11-10.17

绝热量热技术

4. 绝热量热的实际应用

4.1  测量物质的热容

4.2  研究物质的相变

4.3  计算物质的热力学函数

4.4  测定物质的纯度

4.5  纳米粒子能力学的研究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8

10.18-10.24

量热技术

1.热量计的建立和发展

2.热量计的设计原理

3.热量计的性能标定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9

10.25-11.31

量热技术

4. 热动力学方法的研究

4.1热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

4.2热动力学的应用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10

11.1-11.7

量热技术

5. 热导式热量计的应用

5.1微量热法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5.2微量热法在晶体生长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燃烧量热技术

  1. 燃烧量热的研究意义

  2. 燃烧热量计的仪器结构和原理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11

11.8-11.14

燃烧量热技术

3. 燃烧热量计测量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4. 燃烧量热法的应用

4.1燃烧量热法在分解反应中的应用

4.2燃烧量热法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12

11.15-11.21

溶解反应量热技术

  1. 等温环境溶解-反应量热法的概述

1.1溶解量热的研究意义

1.2 溶解反应热量计的仪器结构和原理

2. 在生物活性配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13

11.22-11.28

溶解反应量热技术

3. 在碱土金属醇盐类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4. 在滴定量热法中的应用

4.1热动力学滴定量热法研究

热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1.热分析的定义、起源和发展趋势;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14

11.29-12.5

热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1. 热分析方法及分类

    1. DTA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DSC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2.1 MDSC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15

12.6-12.12

热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2.3 TG/DTG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热分析技术与其它技术的联用

4. 影响热分析曲线的因素

5. 热分析技术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16

12.13-12.19

前面若遇节假日占用无法补课的情况,自行顺延至本周

课后查看相关资料

17-18

停课复习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教材及联系材料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基本内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主动学习,善于总结、记笔记,课后看相关文献资料。

五、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物考察、野外实习、写生等)

本课程为专业理论选修课程

六、成绩考核

平时成绩

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等占总成绩20%

期末成绩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80%

题目可选类型有:选择、填空、证明、简答、论述、计算等。

考试说明

缺席1/3学时者,取消考试资格,重修;总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重修;补考或重修时,期末考试占100%

备注

  1. 开学一周,班长或课代表将其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本班名单提供给任课教师;

  2. 若以e-mail与老师联络时,请于主题处注明您的班级、姓名及事由等。

  3. 修读本课程的同学须准时到课,若无法准时,应有班主任或院团委签字的请假条;

  4. 授课内容遇节假日若耽误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系主任签名:          分管教学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