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工作

首页» 教务工作»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2019级化工专业仪器分析《课程说明书》--王蕾

教务工作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2019级化工专业仪器分析《课程说明书》--王蕾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2



仪器分析》课程说明书

一、主讲教师信息

 

王蕾

性别

学历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

分析化学

工作单位

化学化工学院

讲授课程

仪器分析

联系电话

0635-8230635

电子信箱

wanglei@lcu.edu.cn

二、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

仪器分析

先修课程

普通物理、分析化学

英文

Instrumental Analysis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学时 /学分

48 /3

授课范围

专业197-8

授课时间

和地点

1-24A101、周5-64C105()

人数

限制

72

课程简介

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电化学分析法,主要讲授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极谱及伏安分析法;第二部分为色谱法,主要讲授色谱分离原理、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第三部分为光分析法,主要讲授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

三、教学资源

指定教材

刘志广仪器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书:

1. 李克安 金钦汉«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志广,仪器分析学习指导与综合练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武汉大学编委会编著,《仪器分析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1999

教学网站

[1] http://eresource.lcu.edu.cn/resource/E_Course/yiqifenxi/index.htm

[2] http://www.scude.cc/software/08/09/001/01/00001/index.html

四、教学信息

教学目标

仪器分析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它在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各类分析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构造、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教学进度

(以周为单位)

课堂讲授

实验、实习、作业、课外阅读及参考文献等

教学内容摘要

(章节名称、讲述的内容提要,课堂讨论的题目等)

内容及时间、地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电化学位分析法(16学时)

§2.1 电化学分析法概述
§ 2.2 电位法(6学时)

§2.2.1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补充题1, 2

§2.2.2 离子选择性电极
§2.2.3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

补充题3

§2.2.4 电位分析方法及应用

§2.3 电重量法与库仑法(4学时)
§2.3.1 电重量法

§2.3.2 库仑法
§2.3.3 库仑滴定

§2.4 伏安与极谱分析法(6学时)
§2.4.1 极谱法的基本原理

§2.4.2 极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P64: 1, 2, 7

§2.4.3 现代极谱分析方法介绍

第三章 色谱理论基础与气相色谱法(8学时)
§3.1 色谱法概述
§3.1.1 色谱法的特点和分类
§3.1.2 色谱基本参数与色谱曲线的表征

§3.2 色谱理论基础
§3.2.1 气相色谱分离过程中的基本关系式
§3.2.2 塔板理论
§3.2.3 速率理论
§3.2.4 分离度

P104: 3, 11

§3.3 气相色谱仪
§3.3.1 气相色谱仪结构流程
§3.4 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3.5 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6 气相色谱应用技术

第四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2学时)
§4.1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性
§4.2 高效液相色谱仪
§4.3 液相色谱的固定相与流动相
§4.4  液相色谱中的主要分离类型
§4.5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
§4.6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章 毛细管电泳自学

P141: 6, 10

第十

第六章 原子光谱法(10学时)
§6.1 原子发射光谱法
§6.1.1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P197: 3, 4, 10

§6.1.2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类型与结构流程

§6.1.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与应用

第十

§6.2 原子吸收光谱法
§6.2.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第十

§6.2.2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类型与结构流程
§6.2.3 原子吸收光谱法干扰及其抑制

P197: 14, 16

§6.2.4 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方法与应用
§6.3 原子荧光光谱法
§6.3.1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6.3.2 原子荧光光谱仪
§6.3.3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特点与应用

第七章 X射线光谱法和表面分析法(自学)

第十

第八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2学时)

§8.1 分子荧光法

§8.2 分子磷光法

§8.3 化学发光分析法

P249: 1, 7

第十

第九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6学时)

§9.1 紫外可见吸光光谱基础

P274: 1

§9.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9.3 吸收带类型与溶剂效应

第十

§9.4 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9.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应用

P274: 6

第十

第十章 红外光谱法(2学时)

§10.1 红外光谱法基础

§10.2 红外光谱仪

§10.3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0.4 红外光谱的应用

§10.5 样品的制备

§10.6 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第十一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自学)

P323: 1, 2, 4

教学方法

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浏览教学网站。

五、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物考察、野外实习、写生等

六、成绩考核

平时成绩

包括课堂考勤、笔记记录及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

期中成绩

闭卷(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10%

题目类型:选择、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携带计算器)等。

期末成绩

闭卷(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70%

题目类型:选择、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携带计算器)论述题等。

考试说明

缺席1/3学时者,取消考试资格,重修;总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重修。

   

1.开学一周内,班长将其姓名、联络电话、手机以e-mail传送给任课老师。

2.若以e-mail与老师联络时,请于主题处注明您的班级、姓名及事由等。

3.修读本课程的同学均应准时到课,若无法准时前来,应有请假条。




















系主任签名:          分管教学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