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科教育» 教务信息» 《工业催化》课程说明书-陶硕
《工业催化》课程说明书-陶硕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5
《工业催化》课程说明书  | ||||||||||||||||
一、主讲教师信息  | ||||||||||||||||
姓 名  | 陶硕  | 性别  | 男  | 学历  | 博士  | 职 称  | 副教授  | |||||||||
研究方向  | 工业催化  | 工作单位  | 化学化工学院  | |||||||||||||
讲授课程  | 《工业催化》  | |||||||||||||||
电子信箱  | taoshuo@lcu.edu.cn  | |||||||||||||||
二、课程信息  | ||||||||||||||||
课程名称  | 中文  | 工业催化  | 先修课程  | 物理、化工原理、物理化学  | ||||||||||||
英文  | Industrial Catalysis  | 课程性质  | 学科专业课  | |||||||||||||
学时 /学分  | 36 /3  | 授课范围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8级化工9-13班  | |||||||||||||
授课时间 和地点  | 周一7-8节:4C203室;周三7-8节:4A101  | 人数 限制  | 200  | |||||||||||||
课程简介  | “工业催化”是化工类方向学生的必修课程,本着面向实际、结合化工生产过程中催化剂的制备原理,制备方法,化工生产工艺过程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等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化工类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工艺管理与产品工艺研发的重要基础课程。  | |||||||||||||||
三、教学资源  | ||||||||||||||||
指定教材  | 李光兴、吴广文主编,《工业催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  | |||||||||||||||
参考文献  | [1] 《催化作用基础》(第三版)甑开吉等编 著 科学出版社 2005年 [2]《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徐如人 等著 科学出版社2004年 [3]《固体催化剂研究方法》(上、下册)辛勤 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4年 
  | |||||||||||||||
教学网站  | 
 
 
 
  | |||||||||||||||
四、教学信息  | ||||||||||||||||
教学目标  | 1.从微观的角度探讨催化剂组成、比例及表面层原子、分子及离子的位置、运动以及构型与催化剂性能的关系; 2.研究催化剂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系统地掌握工业催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技巧,为今后的科研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 |||||||||||||||
教学进度 (以周为单位)  | 课堂讲授  | 实验、实习、作业、课外阅读及参考文献等  | ||||||||||||||
教学内容摘要 (章节名称、讲述的内容提要,课堂讨论的题目等)  | 内容及时间、地点  | |||||||||||||||
第1周  | Chapter 1 绪论(2学时)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2周  | Chapter 2催化作用与催化剂(4学时) §2-1催化作用定义和特征 §2-2催化剂分类及催化反应分类 §2-3催化剂组成 §2-4 催化剂基本性能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3周  | Chapter 3 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计算(6学时) §3-1 多相催化及吸附动力学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4周  | §3-1 多相催化及吸附动力学 §3-2 均相催化及配位作用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5周  | Chapter 4固体酸碱催化剂及其工业应用(4学时) §4-1酸碱催化剂的应用及分类 §4-2 酸碱定义及酸碱中心的形成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6周  | §4-3固体表面酸碱的性质及其测定 §4-4 典型酸碱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4-5 固体酸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7周  | Chapter 5金属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4学时) §5-1 金属催化剂及其应用 §5-2 金属催化剂的结构 §5-3 金属催化剂的电子因素及催化作用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8周  | §5-4金属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与催化作用 §5-5各类金属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 
  | ||||||||||||||
Chapter 6金属氧(硫)化物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4学时) §6-1 金属氧化物的结构 §6-2 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作用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9 周  | §6-3 典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应用 §6-4 典型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应用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10周  | Chapter 7 均相催化工业应用(2学时) §7-1 丙烯氢甲酰化 §7-2 甲醇羰基化合成乙酸 §7-3 催化氧化乙烯合成乙醛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11周  | Chapter 8环境保护催化剂(4学时) §8-1 环境保护催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8-2 汽柴油催化深度脱硫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12周  | §8-3烟气的催化脱硫 §8-4 烟气的催化脱硝 §8-5 机动车尾气的催化净化处理 §8-6 有机废气的催化燃烧技术 §8-7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气相污染物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13周  | Chapter 9催化剂制备工程(4学时) §9-1工业催化剂的制备与放大 §9-2 催化剂制备过程对活性的影响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14周  | §9-3 催化剂制备工艺学原理 §9-4催化剂成型技术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15周  | Chapter 10 催化活性测试及催化反应器(8学时) §10-1催化剂活性测试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16周  | §10-2实验室催化反应器 §10-3催化剂活性测试方法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第17周  | §10-4多相催化反应的传质效应 §10-5典型的工业催化反应器 §10-4 催化活性测试实例  | 随堂辅导 课后部分习题  | ||||||||||||||
教学方法 与手段  | 通过教材进行基本内容讲解,理论联系实际,并辅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 |||||||||||||||
学习方法  |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  | |||||||||||||||
五、实践教学(含课程实验、课程论文、读书报告、文物考察、野外实习、写生等)  | ||||||||||||||||
 
 
 
 
  | ||||||||||||||||
六、成绩考核  | ||||||||||||||||
平时成绩  | 占总成绩30%,包括作业质量和上课出席。  | |||||||||||||||
期末成绩  | 占总成绩70%,闭卷(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 |||||||||||||||
考试说明  | 缺席1/3学时者,取消考试资格,重修;总成绩不及格者,补考;补考不及格者,重修;补考或重修时,期末考试占100%。  | |||||||||||||||
备 注  | 1.开学一周内,班长或课代表将其姓名、联络电话、手机以e-mail传送给任课老师。 2.若以e-mail与老师联络时,请于主题处注明您的班级、姓名及事由等。 3.修读本课程的同学均应准时到课,若无法准时前来,应有请假条。  | |||||||||||||||
系主任签名: 分管教学院长签名:
2021年9 月8 日 2021年9 月8 日